|
作者:威尼斯网投平台 发布:2020-08-13 19:52 阅读:92次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7级)
执笔人:樊小年
审核人:陈红阳
机电工程系
二○一七年四月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1.招生对象: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2.学 制:全日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汽车维修行业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掌握汽车机修技师,汽车电工维修技师,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者、汽车销售管理者、汽车保险理赔师等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汽车修理领域的调试、检测、维护和管理能力等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团队精神和创新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职业岗位群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产品维修车间技术员,维修企业管理员,汽车机、电维修技师,汽车营销技师,同时还可以从事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技师,汽车保险理赔师工作。
四、人才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1.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基本原理;
2.英语词汇达到4000左右,掌握基本语法,能进行阅读与表达;
3.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以及计算机基础知识;
4.掌握本专业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的知识;
5.掌握本专业汽车底盘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的知识;
6.掌掌本专业汽车电器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的知识;
7.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工程制图、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汽车机械基础、液压传动等专业基础知识;
8.掌握本专业汽车电控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的知识。
能力结构
1.专业能力
(1) 具有阅读一般性英语技术资料和简单口头交流能力;
(2) 具有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
(3) 具有工程计算能力;
(4) 具有识图与绘图能力;
(5) 具有汽车检测仪表调试与应用能力;
(6) 具有汽车整车维修能力;
(7) 具有各部件拆装维修能力;
(8) 具有故障诊断能力;
(9) 具有判断零部件质量能力;
(10)具有汽车售后维修服务能力;
(11)具有汽车驾驶能力;
(12)具有汽车装饰、美容的能力;
(13)具有生产组织能力;
(14)具有质量管理能力。
2.方法能力
(1)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2)具有独立学习能力;
(3)具有获取新知识能力;
(4)具有决策能力。
3.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共关系处理能力;
(2)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团队协作精神。
素质结构
1.政治素质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热情高。
2.职业素质
热爱本职工作,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爱岗敬业,树立服务质量第一的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从事汽车企业生产与管理、汽车的机械维修和电器检测及故障排除与售后服务岗位的综合素质。
3.身心素质
具有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和良好习惯,达到《大学生健康体质标准》,具有健康体魄、美好的心灵和健康的审美观。
五、毕业标准
1. 修完规定的所有课程(含实践教学环节),成绩合格,达146学分(142+4大学生素质测试学分)。
2. 取得一个或以上与本专业相关的汽车维修工劳动职业技能等级或行业资格或执业资格证书。
3. 取得人文素质测试证书。
4. 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5. 取得湖南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证书。
6. 取得普通话三级甲等(含三甲)以上合格证书。
六、职业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分析
1.职业工作过程或职业岗位(群)流程分析
图1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职业工作过程或职业岗位(群)流程图
职业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分析
表1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职业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一览表
序号 | 职业岗位 | 主要职业能力 | 专业核心课程 | 模块 | 职业资格证 |
1 | 汽车机械维护员 | 1、识别汽车结构及各部分工作原理的能力 2、判断汽车的机械故障和维修能力 | 1、汽车发动机 2、汽车底盘 3、汽车性能检测与诊断 | 汽车机修 | 汽车维修工 |
2 | 汽车电工维护员 | 1、识别汽车的电器结构和原理能力 2、检测及判断电器故障和维修能力 | 1、汽车电器 2、汽车安全舒适系统原理与维修 3、汽车性能检测与诊断 | 汽车电器维修 | |
3 | 汽车销售和企业管理员 | 1、汽车营销能力 2、维修企业管理能力 3、汽车鉴定能力 4、汽车保险与理赔能力 | 1、汽车营销 2、汽车维修企业管理 3、汽车保险与理赔 | 汽车营销和管理 |
七、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架构
根据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的对接的生产岗位要求,按照课程体系设置 “宽基础、活模块”的指导思想和群内专业服务对象相同、技术领域或专业基础相近的原则,整合专业教学内容,构建专业基本素养、专业核心能力、专业岗位能力、专业拓展素养四大课程模块;根据专业群支撑专业特点,按四大课程模块设置专业特色课程,形成群内共享、专业核心、专业方向和群内互选的“四模块、四递进”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模型。如图2所示。
表2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模块 | 课程名称 | |
群共享 课程模块 | 公共素质课程 | 入学教育与军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邓三概论、大学英语、应用写作、高等数学、体育、信息素养、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国防与安全教育讲座、形势与政策讲座、公共选修课。 |
专业群平台课程 |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 | |
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金工实习。 | ||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汽车安全舒适系统原理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检测技术、汽车维护与保养。 | |
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 汽车营销、汽车维修企业管理。 | |
素质拓展互选课程模块 | 汽车驾驶技术、汽车保险与理赔。 |
(二)课程的设置
1、教学周数
三年共计147周。其中教学66周、入学教育与军训2周、拟岗实训18周、顶岗实习16周、毕业设计答辩及毕业教育2周、考试5周、节假日5周、寒暑假期33周(暑假9周×2=18周、寒假5周×3=15周)。
第一学期:原则上为20周,其中入学教育与军训2周、考试1周、节假日1周,实际教学16周。
第二学期:原则上为18周,其中考试1周、节假日1周、实际教学16周。
第三学期:原则上为20周,其中考试1周、节假日1周、实际教学18周。
第四学期:原则上为18周,其中考试1周、节假日1周,实际教学16周。
第五学期:原则上为20周,其中考试1周、节假日1周、综合实训8周、毕业实习10周。
第六学期:原则上为18周,毕业实习16周、毕业设计答辩与毕业教育2周。
2、教学学时
(1)总学时:2748个学时。
(2)周学时:26-30个学时。
3、课程设置、学时与学分分配
表3 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一览表
2017级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时合计 | 讲授课时 | 实践课时 | 考核学期 | 考核方式 | 按学期分配的教学周学时及周数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8 | 16 | 18 | 16 | 18 | 16 | |||||||||||||||
15 | 3 | 14 | 2 | 16 | 2 | 14 | 2 | 6 | 12 | 0 | 16 | |||||||||
群共享课程 | 公共素质课程 | 入学教育与军训 | 3 | 52 | 0 | 52 | 一 | 考查 | 2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36 | 36 | 0 | 一 | 考查 | 2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36 | 36 | 0 | 二 | 考查 | 2 | |||||||||||||
大学英语(一) | 3 | 72 | 72 | 0 | 一 | 考试 | 4 | |||||||||||||
大学英语(二) | 3 | 72 | 72 | 0 | 二 | 考试 | 4 | |||||||||||||
高职素养语文 | 1.5 | 36 | 36 | 0 | 一 | 考试 | 2 | |||||||||||||
高等数学(一) | 1.5 | 36 | 36 | 0 | 一 | 考试 | 2 | |||||||||||||
高等数学(二) | 1.5 | 36 | 36 | 0 | 二 | 考试 | 2 | |||||||||||||
职业体育与心理健康(一) | 1.5 | 36 | 36 | 0 | 一 | 考查 | 2 | |||||||||||||
职业体育与心理健康(二) | 1.5 | 36 | 36 | 0 | 二 | 考查 | 2 | |||||||||||||
计算机基础 | 3 | 72 | 36 | 36 | 二 | 考证 | 4 | |||||||||||||
创业基础 | 2 | 36 | 36 | 0 | 一 | 考查 | 2 | |||||||||||||
就业指导 | 2 | 36 | 36 | 0 | 四 | 考查 | 2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 | 1.5 | 20 | 20 | 0 | 一 | 考查 | 2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二 | 0.5 | 16 | 16 | 0 | 二 | 考查 | 6H | 5H | 5H | |||||||||||
国防与安全教育讲座 | 1 | 16 | 16 | 0 | 一 | 考查 | 5H | 5H | 5H | 5H | ||||||||||
形势与政策讲座 | 1 | 16 | 16 | 0 | 一 | 考查 | 5H | 5H | 5H | 5H | ||||||||||
职业生涯规划 | 2 | 36 | 36 | 0 | 一 | 考查 | 2 | |||||||||||||
选修课1 | 1.5 | 28 | 28 | 0 | 二 | 考查 | 2 | |||||||||||||
选修课2 | 1.5 | 28 | 28 | 0 | 三 | 考查 | 2 | |||||||||||||
选修课3 | 1.5 | 28 | 28 | 0 | 四 | 考查 | 2 | |||||||||||||
小计 | 41 | 780 | 692 | 88 | 16 | 2 | 16 | 0 | 2 | 0 | 6 | 0 | 0 | 0 | 0 | 0 | ||||
专业群平台课程 | 机械制图 | 3 | 60 | 30 | 30 | 一 | 考试 | 4 | ||||||||||||
电工电子 | 4 | 90 | 36 | 54 | 三 | 考试 | 6 | |||||||||||||
金工实习 | 1 | 26 | 0 | 26 | 一 | 考查 | 1 | |||||||||||||
安全文明生产(讲座形式) | 2 | 24 | 24 | 0 | 二 | 4H | 4H | 4H | 4H | 4H | 4H | |||||||||
综合实训 | 8 | 208 | 208 | 五 | 考查 | 8 | ||||||||||||||
毕业实习 | 16 | 416 | 416 | 六 | 考证 | 16 | ||||||||||||||
毕业设计 | 2 | 52 | 52 | 五 | 考查 | 2 | ||||||||||||||
专业选修课 | 2 | 52 | 52 | 五 | 考查 | 2 | ||||||||||||||
小计 | 38 | 928 | 90 | 838 | 0 | 0 | 4 | 1 | 0 | 0 | 6 | 0 | 0 | 0 | 0 | 12 | 0 | 16 | ||
专业共享课程 | 机械基础 | 3 | 60 | 56 | 4 | 一 | 考试 | 4 | ||||||||||||
小计 | 3 | 60 | 56 | 4 | 4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专业特色课程模块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7 | 110 | 48 | 62 | 二 | 考试 | 6 | 1 |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7 | 110 | 48 | 62 | 二 | 考试 | 6 | 1 | ||||||||||||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 | 7 | 122 | 48 | 74 | 三 | 考试 | 6 | 1 | ||||||||||||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 | 7 | 122 | 48 | 74 | 三 | 考试 | 6 | 1 | ||||||||||||
汽车安全舒适系统原理与维修 | 4 | 64 | 32 | 32 | 三 | 考查 | 4 | |||||||||||||
汽车检测技术 | 4 | 64 | 32 | 32 | 三 | 考查 | 4 | |||||||||||||
汽车营销 | 6 | 110 | 38 | 72 | 四 | 考查 | 6 | 1 | ||||||||||||
汽车维护与保养 | 6 | 110 | 38 | 72 | 四 | 考查 | 6 | 1 | ||||||||||||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 | 4 | 56 | 40 | 16 | 四 | 考查 | 4 | |||||||||||||
小计 | 52 | 868 | 372 | 496 | 0 | 0 | 12 | 2 | 20 | 2 | 16 | 2 | 0 | 0 | 0 | 0 | ||||
素质拓展互选课程模块 | 汽车保险与理赔 | 4 | 56 | 48 | 8 | 四 | 考查 | 0 | 4 | |||||||||||
汽车新能源运用技术 | 2 | 28 | 28 | 0 | 四 | 考查 | 2 | |||||||||||||
车身修复技术 | 2 | 28 | 0 | 28 | 四 | 考查 | 2 | |||||||||||||
小计 | 8 | 112 | 76 | 36 | 2 | 0 | 0 | 0 | 0 | 0 | 6 | 0 | 0 | 0 | 0 | 0 | ||||
合计 | 142 | 2748 | 1286 | 1462 | 26 | 3 | 28 | 2 | 28 | 2 | 28 | 2 | 6 | 12 | 0 | 16 |
特别说明:
(1)课程类型有:1理论课、2实验课、3理实一体课、4实训课、5实践环节、6讲座。
(2)考核方式有:1考试、2考查、3技能抽考。
(3)同一课程开设2个学期,视为2门课程。
(4)心理健康教育:共36课时:第一学期20课时(非医卫类进课表,每周2节,连排10周,医卫类将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到医学心理学),其它学期以心理普查、心理活动等为延伸课程共16课时。
(5)《形势与政策》:共20学时,分别在第1、2学期以讲座或报告或网络课程形式教学。
(6)军事课(入学教育与军训):国防与安全教育讲座36课时、军事技能训练2周。军事理论课以讲座或报告或网络课程形式教学。
(7)信息素养:第一学期开课:临床\商贸物流\农科\应用化工.第二学期开课:护理\生物医药\机电工程\信息工程.
(8)三年制高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安排在课外活动中实施(如参观爱国主义基地等),未进课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64学时。
(9)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精神,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目前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必修课)、《创业基础》(网络必修课)等、《创办你的企业》(选修课)等课程。
(10)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精神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开设《国学经典导读》、《中华礼仪》、《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选修课覆盖面。
4、各学期学分分配见表4
表4 各学期学分分配一览表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分 | 学期总学分 | 学期学分比例(%) |
一 | 入学教育与军训 | 必修 | 3 | 28 | 19.7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必修 | 3 | |||
大学英语(一) | 必修 | 3 | |||
高职素养语文 | 必修 | 1.5 | |||
高等数学(一) | 必修 | 1.5 | |||
职业体育与心理健康(一) | 必修 | 1.5 | |||
创业基础 | 必修 | 2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 | 必修 | 1.5 | |||
职业生涯规划 | 必修 | 2 | |||
机械制图 | 必修 | 3 | |||
机械设计基础 | 必修 | 3 | |||
金工实习 | 必修 | 1 | |||
国防教育与安全 | 必修 | 1 | |||
形势与政策 | 必修 | 1 | |||
二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必修 | 4 | 31 | 21.83% |
大学英语(二) | 必修 | 3 | |||
高等数学(二) | 必修 | 1.5 | |||
职业体育与心理健康(二) | 必修 | 1.5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二) | 必修 | 0.5 | |||
计算机基础 | 必修 | 3 | |||
选修课1 | 任选 | 1.5 | |||
安全文明生产 | 必修 | 2 |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必修 | 7 |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必修 | 7 | |||
三 | 选修课2 | 任选 | 1.5 | 27.5 | 19.37% |
电工电子 | 必修 | 4 | |||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 | 必修 | 7 | |||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 | 必修 | 7 | |||
汽车安全舒适系统原理与维修 | 必修 | 4 | |||
汽车检测技术 | 必修 | 4 | |||
四 | 就业指导 | 必修 | 2 | 27.5 | 19.37% |
选修课3 | 任选 | 1.5 | |||
汽车营销 | 必修 | 6 | |||
汽车维护与保养 | 必修 | 6 | |||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 | 必修 | 4 | |||
汽车保险与理赔 | 必修 | 4 | |||
汽车新能源运用技术 | 必修 | 2 | |||
车身修复技术 | 必修 | 2 | |||
五 | 综合实训 | 必修 | 8 | 12 | 8.45% |
毕业设计 | 必修 | 2 | |||
专业选修课 | 限选 | 2 | |||
六 | 毕业实习1 | 必修 | 16 | 16 | 11.27% |
合计 | 142 | 142 | 100% |
课程性质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
5.课时比例 各模块课程课时分配见表5
各模块课程课时分配见表5
表5 课时比重一览表
课程模块 | 课时 | 占比(%) | 备注 |
公共素质课程模块 | 780 | 28.38% | |
专业群平台课程模块 | 928 | 33.77% | 含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
专业共享课程 | 60 | 2.18% | |
专业特色课程模块 | 868 | 31.59% | |
素质拓展互选课程模块 | 112 | 4.08% | 根据专业特点要求,至少取得一个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不计入总课时。 |
小计 | 2748 | 100.00% |
(三)学分的设置
1.各专业根据《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性意见》说明本专业学分构成
2.学分构成
表6 学分构成一览表
学分构成 | 非医卫类专业 | ||||
构成比(%) | 学分计算方法 | ||||
课程学分 | 人文课程 | 必修课 | 公共课程 | 10~15 | 1学分/20~24课时 |
拓展课程 | 10~15 | ||||
选修课 | 2.5~3 | 计5学分 | |||
专业课程 | 必修课 | 专业群平台课程 | 55~65 | 1学分/ 16~18课时 | |
专业特色课程 | |||||
毕业实习 | 10~15 | 1学分/周 | |||
选修课 | 2.5~3 | 计5学分 | |||
大学生素质测试学分(含素质拓展、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 | 2.5~3 | 计4~5学分 | |||
其他学分 | 毕业设计 | 1~1.5 | 计2~3学分 | ||
资格证书 | 1.3 | 计2学分 |
课程性质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
(四)成绩考核
各专业根据《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规定确定本专业课程、教学环节成绩考核评定的具体比例。
学生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由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组成。
1.理论和理实一体必修课:过程性考核由出勤、作业(实验报告)、课堂参与、平时考核(含技能)等组成,其中出勤占总成绩15%~20%;终结性考核根据课程特点由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学生作品等组成。
2.实践必修课(认知实习、实验、实训等):成绩评定由出勤、技能操作、实训作品(成果)以及实训报告等组成,其中出勤占总成绩的比例不少于20%。
3.毕业实习:过程性考核由出勤、实习报告、企业实习总结、指导教师评价、企业评价、毕业考试等组成,占总成绩的70%~80%(其中出勤占总成绩的30%~40%);终结性考核由毕业设计评审、答辩组成,占总成绩的20%~30%。
4.选修课(含讲座):成绩评定包括出勤、课堂参与、考核或考试等,成绩按照优秀 、良、中、合格 、不合格进行等级评定,其中出勤比例占30%~40%。
(五)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1.课程名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是掌握发动机各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能力目标是能够了解各系统当中的主要零部件如气缸、缸体、曲轴、活塞连杆组,配气机构主要零件,水泵、机油泵、风扇离合器等零部件的耗损分析,检测、调整及修复技能;素质目标是具有较强的汽车发动机维修专业技术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强烈的服务意识、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忠诚的团队合作精神、规范的职业行为。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分十个模块,它们分别是汽车发动机的认识、曲柄连杆机构造与维修、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冷却系的构造与维修、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点火系构造与维修、起动系统构造与维修、电控系统原理与维修、发动机拆装与电控发动机的检测实训模块、本课程共计110学时、7个学分。
课程主要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
课程主要教学情境:教室、实训(验)室、发动机理实一体工作室。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考核形式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由出勤、作业(实验及实习实训报告、作品)、课堂参与、平时考核等组成,占总成绩50%-60%(要求出勤占总成绩的20%-30%)。终结性考核由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组成,占总成绩的40%-50%。
2.课程名称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是了解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汽车底盘诊断技能和相关的理论知识,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分类、型号;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的原理、结构;汽车自动变速器齿轮变速机构的原理、结构、档位分析、简图绘制;熟悉汽车底盘构造、原理及性能参数,会正确使用诊断仪器、维修手册和技术资料,熟悉汽车底盘的常见故障现象。能力目标是能对汽车传动系、行驶系、转向装置、制动装置等进行维修与故障诊断;能掌握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齿轮变速机构、控制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检测方法,汽车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分析。素质目标是养成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分十三个模块,它们分别是离合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悬架、车架与车桥、车轮与轮胎、机械式转向系统、动力转向系统、制动器、液压制动传动机构、气压制动操作机构等模块。本课程共计110学时、7个学分。
课程主要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等。
课程主要教学情境:教室、实训(验)室、理实一体工作室、生产实训车间等。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考核形式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由出勤、作业(实验及实习实训报告、作品)、课堂参与、平时考核等组成,占总成绩50%-60%(要求出勤占总成绩的20%-30%)。终结性考核由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组成,占总成绩的40%-50%。
3.课程名称 汽车电器(含空调)设备构造与维修
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是了解汽车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熟悉汽车电源充电单元的安装与调试、汽车启动单元的安装与调试、汽车点火单元的安装与调试、汽车仪表单元的安装与调试、汽车照明与信号单元的安装与调试、汽车电动车窗与点烟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汽车空调检测调试和维修等,能力目标是具有一定的汽车电器控制线路的设计与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汽车电源充电机构的分析和装配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汽车仪表机构的分析和装配的初步能力;素质目标重视实践、善于与工人相结合,注重在劳动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系统严密的逻辑思维等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岗、敬业、安全、快速、文明、优质”的专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快修”为主、以“检测和诊断”为核心的现代汽车维修理念。
课程主要内容:汽车电源充电单元的安装与调试、汽车启动单元的安装与调试、汽车点火单元的安装与调试、汽车仪表单元的安装与调试、汽车照明与信号单元的安装与调试、汽车电动车窗与点烟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汽车空调检测调试和维修等。本课程共计116学时、7个学分。
课程主要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等。
课程主要教学情境:教室、实训(验)室、理实一体工作室、生产实训车间等。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考核形式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由出勤、作业(实验及实习实训报告、作品)、课堂参与、平时考核等组成,占总成绩50%-60%(要求出勤占总成绩的20%-30%)。终结性考核由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组成,占总成绩的40%-50%。
4.课程名称 汽车维护与保养
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是了解汽车维护与保养的知识,熟悉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内容,掌握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方法。能力目标是具有对汽车油液、车轮、燃料供给系统、汽车电器、汽车底盘、整车维护与保养的能力。素质目标是养成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分九个模块,它们分别是新车交付检验、车辆维护接待、车辆油液的维护与保养、车轮的维护与保养、燃料供给系统的维护与保养、汽车电器的维护与保养、汽车底盘的维护与保养、整车维护与保养、常用工、量具设备的使用等模块。本课程共计116学时、7个学分。
课程主要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
课程主要教学情境:教室、理实一体工作室、模拟机房、生产实训车间。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考核形式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由出勤、作业(实验及实习实训报告、作品)、课堂参与、平时考核等组成,占总成绩50%-60%(要求出勤占总成绩的20%-30%)。终结性考核由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组成,占总成绩的40%-50%。
5.课程名称 汽车安全舒适系统构造与维修
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是了解汽车安全舒适系统的知识,熟悉汽车安全舒适系统的组成内容,掌握汽车安全舒适系统的原理与检修方法。能力目标是具有对汽车总线、电动车窗、天窗与电动后视镜、电动座椅、巡航控制系统、中控门锁与防盗系统、汽车安全气囊、汽车音响系统的检修能力。素质目标是养成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分八个模块,它们分别是汽车总线系统原理与检测、电动车窗、天窗与电动后视镜的原理与检修、电动座椅的原理与检修、巡航控制系统的原理与检测与设定、中控门锁与防盗系统的原理与检修、汽车安全气囊的原理与检修、汽车音响系统的设定,信息通信系统的原理与检测与设定等模块。本课程共计84学时、4个学分。
课程主要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
课程主要教学情境:教室、理实一体工作室、生产实训车间。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考核形式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由出勤、作业(实验及实习实训报告、作品)、课堂参与、平时考核等组成,占总成绩50%-60%(要求出勤占总成绩的20%-30%)。终结性考核由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组成,占总成绩的40%-50%。
6.课程名称 汽车营销
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是了解汽车营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汽车营销的技巧并学会实务操作,理解汽车产品质量对汽车生产、销售企业以及客户的重大意义,并能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汽车营销活动。能力目标是具备从事汽车营销的基本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素质目标是具有与人交流,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经济意识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分五个模块,它们分别是汽车营销市场开发、汽车营销技巧、汽车营销实务、汽车产品质量法规、电子商务知识等模块。本课程共计110学时、6个学分。
课程主要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
课程主要教学情境:教室、生产实训车间等。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考核形式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由出勤、作业(实验及实习实训报告、作品)、课堂参与、平时考核等组成,占总成绩50%-60%(要求出勤占总成绩的20%-30%)。终结性考核由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组成,占总成绩的40%-50%。
7.课程名称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
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是了解汽车检测可分为安全环保检测和综合性能检测,掌握汽车诊断方法包括人工经验诊断法和仪器设备诊断法。掌握在检测诊断汽车技术状况时,必须选择合适的诊断参数,确定合理的诊断参数标准和最佳诊断周期。能力目标是具备人工经验诊断法和仪器设备诊断法诊断汽车。合适的诊断参数确定合理的诊断参数标准和最佳诊断周期能力。素质目标是具有与人交流,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经济意识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分四个模块,发动机的检测与诊断,底盘的检测与诊断,汽车整车检测,汽车检测站。本课程共计116学时、7个学分。
课程主要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
课程主要教学情境:教室、实训(验)室、理实一体工作室、生产实训车间等。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考核形式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由出勤、作业(实验及实习实训报告、作品)、课堂参与、平时考核等组成,占总成绩50%-60%(要求出勤占总成绩的20%-30%)。终结性考核由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组成,占总成绩的40%-50%。
八、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有关说明
1.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组织形式及双证融通等方面有什么特色
从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本方案依据现场典型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制订。在方案制订过程中始终贯彻“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考虑教学的常规性和项目教学的灵活性、实用性,依据目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工作过程,提炼出各职业岗位(群)所需专项能力,根据专项能力转换为相关模块课程,构成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境教学工学结合模块化课程结构,由职业素质模块、专业技能模块、职业综合能力模块等组成。
通过对企业岗位调研及毕业生的信息反馈,由企业专家、教育教学专家、课程开发专家与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建专业建设团队和课程建设团队,把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教育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模块,对模块进行任务分析,整合模块项目课程,构建工学结合的“层次化、模块化”课程体系。
该方案体现了职业教育特色,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培养能实现零距离上岗的学生,为学生服务;通过各种模块项目培训企业新上岗和转岗员工,为企业服务;与企业现场人员合作,开发机电行业和在线教学资源,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
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组织形式上本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形成职业特色鲜明、行业特色突出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职业生涯规划、身心及身体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1)在思想政治是自始至终强调对学生人生观、道德观、劳动观教育,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社会服务。
(2)在专业知识教育上,强调实用性、专业性,突出高职特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做到基础够用、专长突出、技能娴熟。
(3)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核心专业模块课程教学,注重时代性、开发性、科学性,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在强调两课教学的同时,强调英语、计算机的教学。选修课的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拓展能力的提高。
(4)实践教育是使学生获得必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关键所在,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以企业真实的工作内容和具体工作流程为标准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强调“教学做合一”,强调“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职业性,缩短学生就业上岗的适应期。
充分利用工学结合一体工作室、多媒体教学技术、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等场所对学生进行了以下多方面实践教育:入学教育、军训、工学结合模块训练、综合项目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职业资格考证及培训等。
(5)对于核心模块项目课程,在计划编制中安排了大量的实训和现场教学,专门安排了五周综合项目实训,安排了一个学期进行毕业实习,这不仅使学生理论联系了实际,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较快适应岗位能力。
从双证书融通特色上毕业时要求同时取得专科学历毕业证书和汽车维修工证书。
2.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按照《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意见》要求编制的。
3.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对象为2017级三年制高职学生。